<
111ni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田园小爱妻 > 第218节
    本想探探聂大郎的底,也摸摸庞家的底,听聂大郎直接回绝了,他脸色发沉。

    “要不要我去看看?”范大奶奶询问。

    范志书想了下,“不用了,先等几天看!”

    范大奶奶点头,要是没考中,自然威胁不大。就是那庞家如今做了他们的靠山,有些不太好办。

    云朵好好歇了几天,终于缓过劲儿来了。

    后山坡上全种了菜,土豆全收在了家里,各家地里的麦子也都种上了,只还有些零碎活儿,但家里抽出一个人手还是轻松的,作坊再次开业。上午下午两班倒。

    农忙刚刚过去,都累的不轻,分成两班,也让雇工们都歇半天。

    土豆都拉到作坊里来,开始磨土豆淀粉。

    各个村里种了土豆的人家,农忙完,腾出了手也都纷纷送土豆来作坊里卖。

    土豆结的多,比粮食压秤,虽然没有那么贵,但卖了钱一算,也和粮食差不多。众人都称赞聂大郎和云朵说话算话,没有骗他们种了土豆,再便宜买。

    一时间,家里,作坊到处都堆满了土豆。

    土豆淀粉也很快做出来。

    云朵拿淀粉烧了几回菜,都说好吃。蒸馍馍的时候,在馍馍外面滚一层淀粉,放在一块滑溜溜的也不沾。

    张秀才去赶考,在衡州府和同窗等着放榜,没有回来。聂氏看人家种的土豆都挖了,忙雇了村人把土豆也挖了,卖到作坊来。

    方二郎家的土豆也都挖了,但没有立马送来。方二郎过来,见云朵在作坊,顿时弃了清园,往作坊这边来,跟云朵招呼,“我种的土豆也都挖了,不过我看作坊和清园到处都是土豆,都有些不够放的了。我就先不送过来,先放在家里。等你这边忙差不多了,有空闲地方了,你跟我说一声,我再送过来。”

    “这个随你们什么时候卖。”云朵随口回他一句,转身进了东院作坊里。

    不是作坊的雇工,是不允许进去的。方二郎只能止步。

    罗丘和万广两个都是识字会算账的人,收土豆的事儿虽然有些繁琐,并不困难,事情交给他们俩,云朵来了作坊,也是进去忙活的多。

    方二郎看了会,见云朵一直没出来,就回了小屋。

    柳氏把她娘接了过来,让她娘帮忙看着聂娇,她跟云朵说了,也到作坊里帮忙。

    这些日子玉米虽然还没有开始收,但要出土豆淀粉,也是忙的很。柳氏趁着这个机会,进了作坊干活儿。

    眼看八月底了,报喜的官差却没有来,村里的人都有些疑惑担忧。难道是没考中?

    聂里正也有些焦躁,又过来找聂大郎,问他三场考试的试卷都是如何答的。让聂大郎给他誉写下来,琢磨了又琢磨,还是觉得挺好。难道是主考官大人不喜欢大郎的答卷?

    刘氏幸灾乐祸,“真以为自己是多厉害的人物呢!人家十年寒窗,还考不中,念个两年书,攀个高枝儿,就想考个举人老爷,真是痴人说梦呢!”

    张氏叹口气,没有说啥。

    刘氏看她不接话儿,就叫着她,“大嫂!你说着大郎是不是考不中了啊?这都要九月了,报喜的官差还没见个影儿呢!那靠举人可是难得很,可不是随便啥人就能考中的!”

    “今年考不中,明年还能再考。”张氏抿着嘴道。

    刘氏嗤笑一声,酸溜溜道,“是啊!他们有的是银子,赶考花点银子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根本不算啥!今年考不中还有明年,明再考不中还有后年,大后年呢。”

    张氏皱眉,“他二婶咋能这样咒着大郎!聂里正都说了,大郎书念的好,学问很好!”

    “我咒他!?大嫂哪只眼睛看见我咒他了!我是巴不得他考中状元,当大官!到时候我也能沾沾光,说我是状元的二婶!看看能不能不再过这吃糠咽菜住土瓦房的苦日子!”刘氏哼了一声,转身出门到外面说去。

    云朵这几天都很忙,见聂大郎也不看书了,忙完在屋里给她做衣裳,也没敢提。聂大郎就算再聪明绝顶,《四书五经》那么多,一句话都能拆开分析了解析,然后写成文章。光注解都十几本,还有从庞家拿回来的书,他都还没有看完……

    怕聂大郎落榜心里不好受,天天拉着他一块忙活。得了空闲,到厨屋做几个菜。烤了拇指饼干,做了土豆泥。

    庞仁郁闷了下,就放下这事儿。乡试的主考官和高县令没有关系,这就得看聂大郎的学问了。考不中大不了明年再考。让他爹这一年都带着聂大郎好好念念书,明年肯定就能考中了!

    拇指饼干刚出锅,庞仁就闻着味儿过来,“这又做的啥好东西,给我尝尝!”

    “说尝尝就只能尝尝啊!你十五回家可是又胖了好几斤!”云朵拿着一根饼干,蘸了土豆泥给他。

    看着小竹筐里满满的一筐子,聂大郎和云笑端着土豆泥随便吃,庞仁有些憋屈的瞪着眼,“就算我在减肥,也不能这么偏心啊!”

    “多吃一根跑五圈。”聂大郎把小竹筐推了推。

    庞仁嘴角抽了下,“跑就跑!爷还怕了不成!”

    几个人正吃着,方二郎和聂梅抱着儿子过来了。

    云朵的饼干还没烤完,招呼他们吃饼干,又到厨屋去忙活。

    方二郎看她穿着个荷叶边小围裙,目光落在桌上的拇指饼干上,笑道,“大嫂的手艺就是不一般。这样新奇的点心都能做得出来。”

    饼干里加了牛乳,面坯用鸡蛋和的,一股淡淡的香味儿,沾了土豆泥,别有一番风味。

    聂大郎淡淡的笑着,没有接话。

    方二郎看着他就问,“大哥!这次科考的成绩,那报信儿的人也该来了吧?说了啥时候放榜吗?”

    “应该已经放榜了,报信儿的还没有来。”聂大郎回他。

    方二郎眼神闪了下,他估摸着也早该放榜了,秀才好考,举人却不是那么容易考中的。没有人来报喜,那就是没有考中了!

    看聂大郎神色并没有失落难受,方二郎心中冷笑。他才念了几天书,靠着庞家帮忙,考中了秀才。还妄想考中举人?!真是痴人说梦!庞家再厉害,现在又不是官,帮他考了秀才,还会帮他考举人?!

    聂梅微蹙着眉头,“大哥……是没考中吗?”

    聂大郎笑笑,拿了根饼干蘸了土豆泥送进嘴里。小丫头这两天总拉着他做些琐事儿,然后再奖励似的给他做些小吃食。

    方二郎抿了下嘴,有些遗憾的劝聂大郎想开些,“这科考就如同过独木桥,那么多人,过得去的寥寥无几。大哥能考中秀才功名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举人的可以明年再考!”又转移话题似的问道,“其实我也想念书,只是觉得岁数大了,念不好,浪费银子又浪费时间。正要跟大哥讨教讨教。”

    外面响起敲门声,很是急促。不止一个人在外面喊话,“报喜的来了!官差来了!”

    庞仁站起来,吩咐二子,“快去看看!”

    二子一溜烟跑出去。

    杨狗儿几个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兴奋激动道,“大郎哥!报喜的来了!有官差过来了!敲着锣,打着鼓的!”

    聂大郎抿着嘴笑了点头。

    方二郎脸色有些僵硬,眼神有些不相信。聂大郎才念几天书,考中秀才就是万幸了,竟然也考中了举人!?目光落在庞仁还有些肥胖圆滚的身子上,阴沉了下。是庞家!肯定又是庞家帮他的!

    庞仁很是高兴,很是满意,催着聂大郎起来,“不错!不错!考中了举人,再好好念两年书,以后爷我的妹夫也弄个官当当!”

    聂大郎笑着起身。

    方二郎听了更觉得是庞家帮助打点,聂大郎才考中的。

    云朵两眼亮晶晶的,小脸洋溢着笑,吩咐万妈妈烧水泡茶,让罗平家的准备点心,又让罗妈妈去开箱笼,拿些碎银子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清园来。

    几个官差中,有四个是上次报喜的,一来就道了贺,不光聂大郎,庞仁也是恭喜恭喜。

    庞仁哈哈大笑,“还是你们几个麻溜!回头爷有赏!”

    几人忙笑着谢了赏。

    村里的人都欢声笑语的恭贺着,只家里有官差在,没好挤到屋里来。

    好茶好点心端上来,聂大郎和庞仁陪着几个官差坐了。

    方二郎看着心里无比的压抑又难受,再看云朵,已经高兴的去准备饭菜了,他心里更加憋闷难受。

    几个报信儿的衙差却没有留下吃饭,领了赏银,就告辞走了。这次不同上次,他们还得回去复命。

    送走了报喜的衙差,村人都难耐兴奋的涌在清园,道贺恭喜说话儿。

    “还真考中了!”刘氏不以为意的撇着嘴,又嗤了一声,“还不知道花了多少打点考中的呢!要不然凭啥念了两年书就考中举人功名了!”

    村里的人不管,聂大郎高中了,成了举人老爷了。他和范家大院范举人不一样,他和云朵都是仁厚和善的人,宁愿作坊里少赚点,发他们那么多工钱。村里因为他们,因为作坊,不少人家都过上了好日子。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再借钱借粮了。

    清园里闹哄哄的,一直到傍晚才渐渐散了。

    聂里正很是高兴,把聂大郎夸了一边又一边,心里也很是佩服庞老爷的学问。不愧是高中进士的探花郎,学问就是好!能把聂大郎教的举人功名都考回来了!

    范志书和范大奶奶夫妻联袂而来,进门就笑着恭贺,送上一套笔墨纸砚作为贺礼。

    聂大郎笑着还礼,请他坐了喝茶。

    范大奶奶笑着跟云朵说话,伸手拉她的手。

    云朵笑着端了点心让她吃。

    范大奶奶脸上笑容顿了下,拈了一块点心,笑呵呵呵道,“这茶水点心像是提前准备好的一样。”

    云朵诧异的看着她,“当然要提前准备好了。不然等报喜的来了再准备,岂不是来不及了。”

    范大奶奶呵呵笑,打趣云朵,“这当了少奶奶就是不一样了!这清园井井有条的,你也越来越像管事娘子了!”

    云朵笑着,目光有些淡。

    罗妈妈抬眼扫了眼范大奶奶。

    云朵不知道高县令威逼利诱要把她送与巡抚大人有范大奶奶夫妻的事儿,聂大郎却是清楚的,客气的应付了范志书一会,送了客。

    范志书临走,还遗憾的跟聂大郎说着,“这么大喜的事儿,应该摆酒庆贺一番才对!”

    “这才刚到举人,就大肆庆贺,未免有些太过得意忘形。我学问不怎么好,还要稳下心来好好念书呢!庆贺还是等以后有机会再庆贺吧!”聂大郎笑着道。

    范志书呵呵笑着告辞。

    到了家,脸色就沉了下来,“这聂引不简单!之前只是笼络人心,慢慢的攀上高枝儿,现在轻轻松松中了举。若是让他爬上去……”怕是没有他们范家的好日子了。

    聂大郎中举也并不是轻轻松松的。前世他也曾头悬梁锥刺股,狠狠念了几年书。考题就在心中,庞老爷押题也很有准头。

    之后,家里很是热闹了几天。上门的不光亲戚,更有不少乡绅地主,送的礼有轻有重。不过都知道聂大郎和云朵并不缺银子,却没有田地。有人投其所缺,就往清园送地。

    聂大郎之前只是秀才,但现在身负举人功名。不仅能免除五百亩地税收,在官府也说得上话了。现在他势头如日中天,背靠庞家,庞仁的外祖父又是吏部侍郎,以后必然出人头地,前程似锦。

    罗丘问那些贺礼都怎么处置。

    聂大郎皱着眉,有些拿不定主意的看向云朵。

    云朵眨眨眼,道,“送的吃食衣裳料子收下,把银子和地契都还回去!?”

    聂大郎看着她笑,“好!就听你的。”

    吃食和小玩意儿收就收了,不能真的拒人千里之外。贵重物品还是退回去的好,收了要沾麻烦的!云朵吩咐罗丘和万广亲自去送。俩人是清园的管事,送去也好说些。

    因为不摆酒庆贺,可来恭贺的人送了礼,云朵带着云英,和万妈妈几个,忙活了两天,做了一堆的点心出来,用攒盒装了,让罗丘和万广送往各家致谢。

    张秀才又落榜了,这次他很有信心的,做了诸多准备。没想到他还是落榜了。而聂大郎,一个才念了两年书的人,竟然高中举人功名!

    杨氏在村里也神气了起来,她女婿成了举人老爷了,可比张秀才还厉害呢!这次云朵也大方,好些人送的礼,让她扛回了三匹料子,拿了不少吃食回家,在村里显摆。

    清园却迎来了几个媒婆。都是给云英说媒的,之前张秀才说的姜员外,直接一口气送来五百亩田的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