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是皇后听不惯了,替段子卿回嘴道:“我们女人会小心翼翼,还不是因为你们男人粗心大意?”

    皇帝哈哈大笑:“是是是,多亏了有你们在,我们才能好好活着。”

    皇后也跟着笑了。

    一盏茶喝完,龙武军和羽林军的队伍就从校场两边步伐整齐地走了进来,兵器和轻甲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尤为振奋人心。

    密集的人群中,段子卿一眼就看到了一身银甲的段子鸣。

    两千将士声震云霄地向皇帝献上了寿辰的祝福后,就分列两边,相对而站,等着演武开始的锣声。

    而那锣是吊在高台前的一根木桩上,要想敲响这锣,就只能用弓将锣锤射出去。

    若萧诚在,那这拉弓的人就别无他选,可今日萧诚不在,于是皇帝的视线从萧永移到萧泽又望向萧羽,沉吟片刻又转头看向另一边的段子卿。

    “子卿啊,要试一下吗?”

    子卿虽是女人,可身为段毅的女儿,她在军中的立场稍微有些微妙,比起才刚入羽林军还没有得到认可的段子鸣,已经在宣政殿上扬名的段子卿才是三军心目中的段家后人。

    “诶?”段子卿一愣,有些犹豫,“多谢父皇厚爱,可是……”

    皇帝慈爱地笑道:“发个讯罢了,以前你母后也常做。”

    皇后帮腔道:“你就当是给子鸣定定心。”

    听了这话,段子卿是真的动心了。

    子鸣连仗都没打过,就要指挥别人打仗,而且还是在圣人面前,她也担心子鸣会觉得紧张。

    深吸一口气,段子卿就站了起来。

    “多谢父皇、母后。”

    从赵康手上接过特制的弓箭,段子卿就走到了高台边的栏杆后面,眯起眼睛看了看那面锣,而后拉弓搭箭。

    一瞧见走出来的人是段子卿,两千将士齐刷刷地仰头看着段子卿,有人一脸期待,有人心存疑惑,唯有段子鸣眨了眨眼,突地就咧开嘴笑了。

    今天他可决不能给姐姐丢脸。

    段子卿是卯足了劲儿射出这一箭,绑了东西的箭镞砸在锣上发出“哐”的一声巨响,那锣也荡得老高,绕着上梁转了一圈才摇摇晃晃地垂下。

    两千将士被这意料之外的巨响给吓住,目瞪口呆地盯着那锣看了半晌,回过神来就兴奋地吆喝了起来。

    “好!”皇帝也忍不住拊掌叫好。

    萧羽愕然道:“怎么觉得皇嫂这功夫是越来越好了?难不成是每日都在跟皇兄一起练习吗?”

    皇帝笑着瞪了萧羽一眼,道:“你还有脸说?再不努力练习,你快连你皇嫂都比不过了!”

    萧羽摸摸鼻子,傻笑道:“已经比不过了,儿臣已经认命。”

    “瞧你那点儿出息!”

    演武正式开始,不仅皇帝和他的三个儿子看得津津有味,就连皇后也是聚精会神地看着,早年的经历让皇后对战争和兵法都不陌生。

    段子卿也在看,只是关注点跟身边的人都不太一样,她除了会关注段子鸣的安危,还特别留心了在龙武军阵营中指挥作战的三名年轻将领。

    皇帝寿辰这日的演武名义上只是个助兴的节目,可到底是跟军事相关,因而备受重视,每年的演武之后,皇帝都会提拔表现出众的兵将,哪怕只是在校场上听令冲撞的小卒,只要能入了皇帝的眼,也能摇身变成御前侍卫。

    因此将门和世家大多十分珍惜这一次机会,总是为了争夺仅有的几名将官名额而费尽心机。

    段子卿原本以为萧永那么迫切地想要掌握军权,定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傅庆又是萧永的岳父,怎么会不帮他?可看来看去,今日龙武军中这三名青年却没有一个跟萧永搭得上边。

    段子卿蹙眉。

    今年她才十八,原本正是萧永待她极好的时候,萧永身边的人她应该都认得,可这三个人却怎么看都觉得眼生……是她以前忽略了谁吗?

    理不出个头绪,段子卿就转头偷偷看向萧永,见萧永面色如常,甚至是面带微笑,段子卿的眉心就蹙得更紧了。

    转回头再看向校场里十分显眼的几个人,段子卿还是想不起来,于是又往萧永那边看了一眼,这一看,段子卿就瞟到了萧永紧攥着椅子扶手的手,用力之狠,以至于手上的青筋都爆了起来。

    段子卿转了转眼珠子,心情颇好地继续欣赏着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演武。

    ☆、62. 第 62 章

    演武结束,亢奋不已的皇帝立刻就快步走下了高台,萧永和萧泽紧随其后,萧羽却是慢悠悠地走在后头,跟扶着皇后的段子卿走到一起去了。

    “殿下当心,校场的高台简陋,您当心脚下。”护在皇后的另一边,萧羽贴心地提醒一句。

    皇后笑吟吟地看了萧羽一眼,然后转头对另一边的段子卿说道:“咱们宁海郡王瞧着粗枝大叶的,实则是皇子中最为贴心的。”

    “臣媳也是这么觉得的,”段子卿附和道,“旁的人都是假正经,偏咱们宁海郡王是假不正经。”

    “说得是什么啊,”皇后又对萧羽说道,“如今吴王不在京中,吴王府里只剩下几个弱质女流和不懂事的稚童,可有劳宁海郡王帮忙照顾着些。”

    萧羽忙应道:“殿下放心,儿臣平日里多得大皇兄照顾,这话就算殿下不说,儿臣也会做到的。”

    皇后感叹道:“有宁海郡王这样的弟弟,是吴王的福气。”

    “殿下言重了,”萧羽忙向皇后拱手,“有吴王这样的哥哥,是儿臣三生修来的福分。”

    皇后欣慰地笑着,不再说话。

    另一边,皇帝一踏下高台,就扎进了一群兵将之中,兴奋地寻到灰头土脸的段子鸣,抬手就在段子鸣的背上拍了一巴掌。

    “好小子!”皇帝哈哈大笑,“不辱段毅之名啊!”

    段子鸣先是被皇帝唐突的举动给吓了一跳,当听到这一句称赞之后,段子鸣的心头一热,连眼眶都红了。

    “陛下谬赞,臣尚且不及先父的万分之一。”

    “那是你不知道,”皇帝笑道,“段毅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连兵法是什么都不知道呢,打架他会,打仗他哪儿懂?”

    段子鸣憨笑着挠挠头。

    “去换身衣裳,随朕进宫参宴。”

    “是!谢陛下!”

    段子鸣喜笑颜开地应下,转头看了田冠一眼,见田冠点头,便飞速地跑开,瞧见迎面走来的段子卿、萧羽和皇后时,先匆忙地给皇后和萧羽行了礼,而后就举起了右手,笑嘻嘻地看着段子卿。

    “这孩子干什么呢?”

    皇后这话才刚出口,就见身旁的段子卿也举起一只手,姐弟俩错身而过的瞬间两掌相击,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一个字的言语交流都没有,段子鸣就快速地跑开了。

    皇后眉梢一挑,轻笑道:“你们姐弟俩倒是有意思。”

    段子卿赧然微笑:“小时候的游戏一直玩到现在,叫母后见笑了。”

    皇后拍了拍段子卿的手,温声道:“挺好的,姐弟之间,本就不该因为成长而生分了。”

    与皇帝汇合后,段子卿又听了一通皇帝对段子鸣的夸赞,等段子鸣换好了衣裳回来,一行人才往皇宫麟德殿去。

    去往麟德殿的路上,皇帝和皇后共乘御辇,其余人便都跟在旁边步行,左右麟德殿与右羽林军的营地相隔不远,若不是被一道宫墙隔开,直行过去会更近。

    段子卿跟在皇后身侧,时不时地陪皇后说两句话,萧永就陪在皇帝那侧,与皇帝聊着方才的演武,萧泽沉默不语地跟在萧永身后,瞧那笑容满面的模样好像是在旁听皇帝与萧永的对话,可实际上他只是在神游太虚,而被皇帝钦点伴驾的段子鸣此时却是跟萧羽玩儿一起去了。

    自从段子卿嫁给萧诚之后,萧羽就三不五时地跑去找段子鸣玩,不是去灵韵乐坊就是去湖上观景。段子鸣原本就正值好动的年纪,念及萧羽的身份就更加不会拒绝的萧羽的邀约,于是一来二去的,这两个人倒是混熟了。后来段子鸣开始去羽林军训练,就将田行林也扯进了这个游玩的小帮派里。

    偶然间瞥见哥俩好似的段子鸣和萧羽,皇帝暗赞萧羽聪明。

    他的这几个儿子,他其实没约束过,只要不是什么扰乱朝纲、违法乱纪的事情,他们想做什么,他都不干预,只在一旁暗暗地观察他们的成长。

    长子萧诚打小就跟在他身边,因而最了解他的志向和抱负,并且一直紧跟在他身侧全力协助,历练多年,萧诚无论是心性还是能力都最合他的心意。可只有忠心的人不适合为君,他一直在等萧诚生出贪念和野心,若能有那一日,萧诚必将势不可挡。

    与萧诚截然不同,次子萧永从小是在长安长大,看惯了长安城里的勾心斗角,亦从中学得一二,有贪念,有野心,只可惜胸襟不够,能力不足,行事作风总有些小家子气,还爱走偏门捷径,不管是在朝堂还是民间,萧永的风评都不太好。

    三子萧泽像极了他的母妃,生来就带着一股子自卑和怯懦,因为觉得自己不如旁人,所以也不去争抢,只缩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心度日。可出身皇室,哪里有明哲保身的可能?

    最为聪明的便是四子萧羽,这孩子瞧着率真,整日都没心没肺似的到处玩闹,从子卿那里得了一把箫之后更是要把平康坊里的灵韵乐坊当成自己家了,可该做的事情萧羽却一件都没少做。

    他跟上头的三个哥哥从不结怨,跟萧诚的关系尤为亲近,他的郡王妃是尚书令最疼爱的孙女,他跟朝中许多重臣都是朋友,跟年迈的能一起喝酒,跟年轻的能一起听曲,能与文人一起吟诗作对,也能与武夫骑马狩猎,虽说每一项技艺都不出众,可他却凭着这些不出众的技艺混了个八面玲珑,而如今,他又抢得先机跟段子鸣成了朋友,据说最近也跟田行林玩到了一起。

    越想越觉得有意思,皇帝忍不住轻笑一声。

    突然听到笑声,萧永狐疑地瞄向皇帝,可见皇帝的神色并没有什么变化,似乎也没有什么话要说,萧永蹙眉,暗想他是不是听错了。

    等一行人到了麟德殿,距离寿宴开始却还有一个多时辰,机灵的赵康早就在偏殿准备好了的茶点,于是便引着皇帝一行去了偏殿,留下口风紧的宫女在一旁伺候,关紧了偏殿的门,将空间留给这一大家子人。

    皇帝对段子鸣的兴趣正浓,于是理所当然地拉着段子鸣闲聊起来。

    “子鸣现在除了去羽林军受训,还做些什么?”

    段子鸣朗声道:“启禀陛下,臣每日清早依照羽林军的作息赶往营地受训,通常都在午时回府,晌午过后便要开始学习。”

    “学习?”皇帝好奇地问道,“都学些什么?”

    段子鸣掰着手指头数道:“要看兵法、地方志,有关律法和历史的书也看一些。”

    “你看得还真是不少,”皇帝笑笑,“就自己闷着头看?”

    段子鸣摇头道:“倒也不是,府中主簿博学多才,也有姐姐聘回的客卿给臣答疑解惑,只是臣资质愚钝,实在是羞愧。”

    “客卿?”皇帝看向皇后身边的段子卿,“是什么样的人?”

    段子卿忙回答道:“回父皇的话,只是过去三年在外遇到的一位贤士,聊过几次觉得是个有见识的人,便邀请对方到楚国公府里做客,陪舍弟多聊聊,总是能叫舍弟长些见识。”

    “恩……”皇帝沉吟片刻,又道,“寻个日子,将这贤士带进宫来给朕瞧瞧,朕帮你们评判评判,若当真是个贤士,就养在府里,若只是个舌灿莲花之人,还是早些打发走的好。”

    闻言,段子卿姐弟齐声谢了恩。

    皇后瞄了段子卿一眼,柔声开口道:“孔府的孔九先生不是回京了吗?”

    皇帝一怔,继而抚掌大笑:“对了对了,孔九回京了!那老头的性情是怪了些,可若论及学识和见识,那长安城中无人能出其右。等朕与他说说这事儿,他若应了,你们就都去孔府走动走动。尤其是老四,你也到了该长长脑子的年纪了。”

    萧羽咧咧嘴,跟其他人一起应下。

    说到学习这事儿,皇帝又想起了萧诚的儿子,便问段子卿道:“诚儿的长子今年多大了?”

    段子卿不慌不忙地答道:“回父皇,大郎君今年六岁了。”

    “给那孩子请了先生吗?”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诚儿的长子,得好生教养,这样日后才能成为弟弟们的榜样,小孩子最是容易跟家里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学样子,长子若能树好典范,那下面的小不点大多也不会走太偏。

    “最近正琢磨着给大郎君换个先生。”段子卿如实答道。

    皇帝关切地问道:“可有人选?”

    段子卿点点头:“倒是有,王爷和臣媳都看中了府里的一个客卿,觉得府里的人知根知底,其才学也足以教导一个六岁的孩子,就不从外面请了。只是王爷突然离开,倒是没来得及说这事儿,臣媳正打算寻个日子去找那客卿聊一聊。”

    皇帝眯起眼睛,点头道:“诚儿府里的客卿朕都认得,都是有见识的人,且品行端正,让他们去教导一个六岁的孩子正合适。恩,不错。子鸣也该多去吴王府找他们聊聊,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