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2章 智多近乎妖

    只见眼前霍然出现了无数个黄桐木制成的书架,每个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无数的卷宗,放眼望去,仿佛突然之间到了书卷的海洋。

    公仪音诧异地转头看向莫子琴,却见莫子琴嘴角正挂着一抹微笑凝视着她,见她望过来,点点头道,“是的,这里储存着璇玑楼成立至今所收集到的所有信息。”

    “这……”公仪音诧异地转头再次朝那些成排的书籍望去,心中惊诧万分。呆愣了半晌方才道,“可是这么多的信息……该如何查找和整理?”

    “这些卷宗的排列都有一定的顺序,无论是添加或者查找,都是按照既定的顺序来的,并不会混乱。”

    公仪音震惊地眨巴眨巴了长长的睫羽,看向莫子琴道,“不要告诉我,这些顺序的排列也是阿默制定出来的?”

    “正是。”莫子琴浅笑着点了点头。

    公仪音此时心中的震撼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一直都知道秦默的智慧和才能远在普通人之上,可是如今见到璇玑楼中这样的盛况,这才惊觉,秦默这样的才干,怕是百年之内都无人能出其右!

    她究竟是捡了个多大的宝?!

    莫子琴接着解释道,“这里面所有的信息都经过了筛选,只有一些重要而隐秘的信息才会保存在这里。譬如如果殿下想找天香牡丹的话,就可以在花木这一类中寻找天香牡丹的相关记载,从而找出建邺城中有能力栽培天香牡丹的花匠。”

    “可是……就算如此,这些卷宗里面,应该不会记载两个月前这个花匠手中某一盆天香牡丹的去向吧?”

    “正是。”莫子琴赞同地点点头,“所以……在璇玑楼里,比这些卷宗更重要的,是璇玑楼培养的暗探。这些卷宗都是死的,而且世间仅此一份。郎君曾经说过,就算某一天,璇玑楼忽然着了火,这些卷宗全部付之一炬,但璇玑楼巨大的情报网依然能高速地运转。因为……璇玑楼那些精英暗探还在。”

    他顿了顿,接着道,“回到方才天香牡丹的问题,我们找出了有能力栽培天香牡丹的花匠的名字,然后派出暗探挨个调查,相信很快便能查到殿下想要的信息来。”

    “原来如此。”公仪音叹道。以前总觉得璇玑楼是个神秘的存在,也一直很好奇其是怎么运转的,然而真正知晓了它的运转原理,却又发现一切都是在自己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的。

    只是,能想到这样一个办法并且有能力将其实现的,果然这世上也只有秦默一人了吧。

    “那么……这个密室,都有谁能进来?”公仪音不禁好奇。

    “像这样的密室,整个璇玑楼有好几个。所以密室都能进的人,只有郎君和殿下,还有我们琴瑟笙箫四人。而每个密室又另有负责的人,但他们都只负责自己管理的那个密室,并没有权限进入其他密室所在,这样才能保证权力的分散和集中。”

    “当然了……”莫子琴接着补充道,“在此之前经过所有密室的也只有属下和郎君两人,子瑟子箫子笙各自有各自负责的部分,来璇玑楼的次数并不多,更别说看过所有密室了。”

    “实在是妙啊。”公仪音称赞不已,算起来秦默建立璇玑楼的时候也不过十六岁,可这样的成就,毫不夸张地说,甚至让人毛骨悚然!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智多近乎妖了。

    莫子琴也笑笑,真心实意道,“郎君的才能和风采,也着实令属下们惊叹不已。”

    公仪音再看一眼那浩瀚的书架海洋,心里头的震撼半分也没有减轻。此处仿佛就像是一片神秘之地,便是多站一瞬,感觉都会亵渎一分。

    她长长吸一口气,看向莫子琴,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此处太过震撼,多呆久了怕是要昏厥了,我们还是回到正常世界去吧。”

    莫子琴挑了挑眉应道,“好,殿下请吧。”说着,前头引路,依旧顺着来时的路往上头走去。

    出了那道暗门,眼前重新又覆满了明亮的阳光,公仪音这才觉得一颗心渐渐落到了实处,刚要说话,目光不经意间落到了一旁的莫子箫身上,却见他双目圆睁,显然一副没回过神来的样子。心中不由偷笑几分。

    看来,莫子箫看到那样的场景,心里头也觉得颇为震撼嘛。

    三人又重新回到了前头的小楼,公仪音同莫子琴又聊了几句,见事情已经吩咐下去了,不想过多耽误莫子琴的功夫,很快提出告辞。

    莫子琴知道公仪音也是事务繁忙,便不多留,亲自送公仪音出了璇玑楼。

    出璇玑楼上了牛车,一路往帝姬府去了,路上仿佛还沉浸在房中的震惊中,久久不能平静。

    第363章 瑶光果然有鬼

    自从那日从璇玑楼回来之后,事情仿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风平浪静中。

    秦默自去了凉州之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算算时辰,若是快马加鞭的话,应该也就这几日该到了。莫子琴那边也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璇玑楼查到了太子府那盆天香牡丹的来源没有。甚至连荆彦那里都没有新的线索传来。

    公仪音不免有些焦急。

    这日用过早饭,在房中心浮气躁地看了会书,终是放心不想,想了想,叫了阿灵和阿素进来替她梳妆。

    “殿下要出门?”阿灵梳着公仪音那一头乌黑的长发,关切地问道。

    公仪音点点头,面露几分焦急之色,“去延尉寺看看。”

    阿灵和阿素知道公仪音这几日一直在为太子一案头疼,闻言也不敢多说,知趣地点了点头。

    妆扮妥当,刚要出门,门外却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

    公仪音看向阿素,示意她出去看看。

    阿素应一声,挑帘走了出去。很快,阿素又匆匆而返,看向公仪音语带急促道,“殿下,宫里来人了,说是主上有情。”

    父皇?

    公仪音一惊。

    自从秦默去后,她便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便是安帝那边,这些日子也因着事情又多,心情有不大好,所以也没有进宫去看安帝,不知道父皇今日派人来叫她是有事?还是只是单纯地想见见他?

    公仪音心中存了几分疑惑,看向阿灵和阿素道,“既是去皇宫,你们便同我一道吧。”

    两人应了,替公仪音整理了一下服饰,见一切都妥当了,遂一同出了门。

    出了帝姬府,皇宫派来的车辇已经在府外候着了。

    驭车的内侍朝公仪音行了个礼,恭恭敬敬请了她上车。阿灵和阿素也跟着上了车。

    待三人坐稳,牛车一路疾行,往皇宫驶去。

    到了承天门,三人照例下了车。

    公仪音看先那驭车的内侍问道,“父皇是在甘泉殿?”

    内侍行了个礼,恭声应了。

    公仪音“嗯”了一声,带着阿灵阿素轻车熟路往甘泉殿去了。

    行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甘泉殿便出现在了眼前。殿外伺候的小内侍见到公仪音过来,纷纷朝她行礼,并请了公仪音入内。

    公仪音点点头,带着阿灵阿素跨入了殿中。

    一进入殿内,就看到安帝正满面愁绪地坐在上首,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奏折,不过他的目光似乎并未落在眼前摊开的奏折之上,而是目露呆滞之色,仿佛陷入了沉思之中。

    安帝身旁伺候着的刘邴见得公仪音进来,忙躬身在安帝耳旁低语了几句。

    安帝这才回了神,抬头朝公仪音歉意一笑,带了一丝不好意思道,“重华来了。”

    公仪音朝安帝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重华见过父皇。”

    安帝也笑着应了,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道,“来,坐父皇身边来。”

    公仪音应一声是,走到上首安帝的身边坐了下来。

    “父皇今日诏重华入宫来,是找重华有事么?”见安帝一脸愁绪心事重重的模样,公仪音不由看向安帝关切地开了口。

    安帝神情沉重地叹一口气道,“重华啊,你太子皇兄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听到安帝问起太子的案子,公仪音面上浮现出一丝尴尬。

    当初信誓旦旦说太子的案子很快就能破,如今却又陷入了僵局,真是不知该如何交差,只得斟酌着语气道,“重华惭愧,虽然已经有了线索,但还在顺着那条线索继续追查中,暂时还没能将幕后凶手揪出来。”

    安帝脸上倒是没显出几分诧异的神色,只是语气愈发沉重了。他点点头,“父皇明白,那人既然敢下手谋害一国太子,想必也是做了完全的准备,不可能这么快便被发现真实身份的。只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眼中带了忧色和无奈看向公仪音,“只是太子的尸身已经在延尉寺停了大半个月了,朕在想,是否是时候该让他入土为安了?”

    公仪音微有错愕。

    她没有想到安帝考虑的是这一层。应该说,她这些天一直都醉心于案件本身,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太子不光是一国太子,他还是安帝的儿子。

    这么一想,心中顿时生了些许心酸的感觉。

    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是重华考虑不周了。如今太子皇兄的死因已经找出,的确可以入土为安了。”

    安帝这才微微缓了神色,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叫钦天监好生准备了。”

    公仪音“嗯”了一声,突然间觉得安慰的话有些苍白无力,一时竟想不出合适的话语来安慰安帝,殿中的气氛变得静默起来。

    心中想了一番,还是开口道,“父皇,那……朝臣还有再提另立太子之事么?”

    一听公仪音说起这事,安帝忍不住皱了眉头,好不容易缓和的脸色又沉了下去,“怎么不提?!一个两个的,都不让朕省心!若不是出了太子这事,朕都不知道,三皇子在朝臣中的口碑竟然这么好了!”

    安帝的语气,半是愤怒,半是讽刺,看不大出心里头究竟是怎么想的。

    公仪音心中也微起了几分心思,眼波转了转,柔声问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立太子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再者,朕如今还正值壮年,这些人便急着让朕立太子,究竟是何居心?!”说到这里,安帝语中的愤怒之情更甚。

    听得安帝这口气,公仪音知道,三皇子到底还是触到父皇的逆鳞了。

    父皇为君,一是疑心病重,二不喜人结党营私。如今三皇子这两样全占了,让安帝如何安得下心来?若是这个时候立了三皇子为太子,似乎有些太过顺着三皇子和三皇子一派的意思了。

    虽然如今成年的皇子中可担大任的也就三皇子一位,但在安帝看来,一定不甘心就这么被人推着做了决定,所以势必会吊他一吊。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公仪音心中对安帝的心思明了得很,面上却不明说,只点点头附和道,“父皇说得有理,立太子一事,的确不可操之过急。更何况如今太子皇兄尸骨未寒,若这么着急便重立太子,若太子皇兄在天有灵,心中也不会高兴的。”

    安帝叹一口气,语带慨叹道,“还是重华你懂朕啊!”说着说着,又谈起了之前总爱提起的那个话题,端详着公仪音道,“哎,要是重华你是男儿身就好了,朕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了。”

    公仪音虽然也想替安帝分忧,但这种事明知不可能,自然也不会接着往下接,只讪讪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安帝也知道自己方才那话说得不大妥当,话锋一转,也说起了别的话题。

    聊着聊着,公仪音响起了如今尚在冷宫的皇后,自从上次去长秋宫试探完皇后之后,她似乎再未听到有皇后的消息传来,也不知皇后这些日子在做些什么,不由开口问道,“父皇,皇后那边最近没有什么动静吧?”

    听到皇后的名字,安帝的神色凝重了几分,摇摇头道,“皇后这些日子倒是安静得很,不过朕总担心她还有后招。”

    公仪音虽然心中也有担忧,但她自然不愿过多表现出来让安帝担忧,闻言也只笑笑,宽慰道,“放心吧父皇,如今有您派人看着,想来她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若真是这样便好了。”安帝叹口气,忽又想起一事,看向公仪音道,“对了重华,你上次去见皇后的时候似乎惩罚了一个在外看守的内侍?我问慎刑司的人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是你吩咐的,发生什么事了?”

    原本公仪音是没打算将公仪楚去看皇后的事告诉安帝的,不过既然他问起,公仪音便也不瞒他了,抿了抿唇开口道,“因为上次我去的时候,正好发现那内侍将皇姊放进了长秋宫。”

    安帝眉头一皱,“你是说……那名内侍将昭华放进去看皇后了。”

    公仪音点点头。

    “真是好大的胆子!”安帝气得一拍几案。

    “父皇别生气,为这些人生气不值得。”公仪音忙出声安慰,又道,“想来是被皇后买通了所以才有敢这般行事,不过重华当时就已经吩咐慎刑司好生关照他了,父皇也别放在心上了。”

    安帝这才闷闷地“嗯”了一声,却是没方才那般气了。

    公仪音想了想又道,“至于皇姊那里,当时她经历了那样的事心中的委屈无处诉说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重华觉得,父皇还是不要再追究此事为好,以免又让皇姊心里不痛快。父皇您觉得呢?”

    听了公仪音这一番话,安帝叹一口气,“难得你皇姊那般对你,你还能有这番为她着想的心,真是难为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