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21节
    宋招娣可不这么觉着,“我看上次去艺术学院,你画那些示意图就不错,虽然咱俩都是在小人上画衣服帽子,可你画的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衣服鞋帽的特点在哪儿。”

    她坚信二姐在在方面有天赋,看了几本时尚杂志就能在小商品城挑出经典款了,别人她不知道,她自己绝对做不到。

    要是能在这方面好好钻研,系统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有更高的成就。

    宋改凤被小妹说的心里一团火热,“好,咱们一起努力。”

    “等过完年,大学开学了,咱们去问问,有没有咱们能上的课程,或者,跟着人家的课程要个书单,咱们自己看看书,也多点见识呀!”

    改凤使劲点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时尚杂志已经没法满足她了。

    最近她一直在琢磨服装摊子怎么摆设,能找到的参考太少了,别说小商品城那些店铺了,就是大学附近那些所谓的小精品店,橱窗摆设她都觉得土,可是不土的,在哪儿呢?

    姐俩聊着天,菜来了。

    改凤要了个餐盒,先给大姐打包一份。大姐又加班了。

    两人一边吃,一边交流关于花市摆摊的各种想法,比划一阵再在本上画,觉得一个点子不错赶快记下来。

    吃完饭,两姐妹各自回宿舍。

    宋招娣去给大姐送吃食时,刚好看到林娇跟她一个老乡在走廊墙角小声说话。

    她怀疑代工做发夹的货主就是林娇。

    从她做出第一批发夹后林娇就一直关注着,先要了很多样品,又偷偷学着做,两周前还在圣诞市场出现过,大概是看到她确实赚到了钱,坐不住了。

    果然,没几天丽婵悄悄告诉宋招娣,林娇到处找老乡借钱呢,问她借钱做什么她又不说明白。

    丽婵撇撇嘴,“我看她很快要跟室友们借了。我才不借!”

    宋招娣猜得没错,林娇就是发夹的货主。

    13号那天,宋招娣一出门,林娇就偷偷跟着,眼看宋招娣他们四个人提着塞得满满的红白蓝塑胶袋上了公交。

    这还能是去干什么?当然是去卖货呀!

    这个说谎精!还敢讲自己没有做副业!带这么多货,这一定是去中大的圣诞市场了。

    林娇悄悄去了圣诞市场,果然发现了宋招娣在摆摊!

    真是气死人。

    现在就算有照片——不,就算把李经理宋部长拉到现场,他们也不会处理这个说谎精,为什么?因为宋招娣是大功臣了嘛!

    看到他们生意红火得不得了,林娇心里又添了一份嫉妒。

    不就是几根发夹么?有什么难的啊,她琢磨了一下就知道怎么做了。

    老天不长眼,怎么让这个村姑一直得意,又要升拉长,又赚这么多钱!

    她不敢一直盯着他们摊子,心不在焉在市场里面转来转去,不停远远看她们摊子,心里估算着:卖了多少了?赚了多少钱了?

    一直守到人家收摊了,她才晕晕乎乎回宿舍,一路上都在盘算自己要怎么也赚这么一大笔钱。

    听说老乡陈婧有些门路,能在花市租到摊子,花市的生意全国都有名啊,一直都旺得不得了。今年春节初一是1月28号,厂子从24号就放假,要是能在花市摆摊,一天能轻轻松松卖一千个发夹,哪怕均价3元,那就是——就是三千块啊!

    林娇激动地发抖。

    一天三千,摆七天摊子不就是——两万一!

    她开始认真筹划,稍微保守点,做六千个发夹吧,可仔细一算,就知道凭她自己无论如何做不完。现在离春节没几周了,厂里又一直要加班,她们这些新工每天也要加两个小时,哪还有时间做发夹?这样就算租到摊子,到时也没货卖。

    林娇一咬牙,一边自己偷偷做,一边请了两个代工。

    陈婧那边也回复她了,花市最小的铺位一天要一百五,一租就得最少租七天。

    这是好消息,但林娇很快发现,请了两个代工,她还是没法在春节放假前做完六千个发夹。每个厂都在春节前加班,代工们一天最多也只能做二十几个。离每天至少两百个的目标还差一大截呢!

    只能请更多代工。

    可钱不够了。

    马上就要交摊位租金了。还得给陈婧两百块的介绍费。

    林娇想借钱。可这个时候大家都要回家过年了,谁也不想借钱给人!而且,通常也没人会在年前借贷,背着债过年不是好兆头。

    林娇碰了几次壁,好几次想,不然算了?不租摊子了,发夹也先停工,大不了春节假期她在家慢慢做,然后也学宋招娣去大学宿舍推销?

    可是——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一天三千啊!只差临门最后一脚了,就这么放弃?

    不!她不甘心。

    12月31号这天,四星电子厂的几条生产线依旧轰隆隆地运行。

    直到下午五点,各生产组长才宣布停工。

    车间里顿时爆发出工人们的欢呼声。

    当晚晚饭时,管理层到了食堂,宋部长讲了几句话勉励工人们一年的辛苦,然后,田主任宣布今晚食堂加菜,还有,元旦放一天假,工厂还准备在春节后开放新的文娱活动中心,有兵乒球台,图书室,还会把厂区花园的一块荒地改成菜地,喜欢种花种菜的员工可以抽签拿地。

    工人们用力鼓掌。

    宋部长也在鼓掌。新生产线的改进非常成功,他打算申请总部同意后趁着春节工人放假把原有几条生产线也改进了,这下产能可以再提高几个百分点,他今年的花红稳了。

    工人们陆陆续续回宿舍时,林娇在人群中看到了罗志安。

    关于乔引娣的谣言被扑灭后这位靓仔日日阴沉着脸,她打听了一下,哈,原来两年前他就干过类似的事,不过那个女仔离开了,这事也就被忘了。

    哼,怕是明年新一批女工进厂,他又用同一招呢……

    罗志安感觉有人在盯着他看。他愤愤回头,发现看他的是个典型本地长相的女工。

    这两个月来他没少被这么盯着,这些人还在他背后议论,一见到他走近就停下话题,等他稍微走远点又嗡嗡嗡苍蝇一样谈论。

    他又回忆起被田小冰臭骂的情景,老女人斜着眼打量他,“怎么?想女人想疯了啊?”

    全怪乔引娣这个死丫头!他长这么大从没受过这种侮辱!

    罗志安离开人群,往人少的花园走。

    他想自己安静一会儿,没想到那个女工跟过来了!

    他瞪着她,她露出略带讨好的笑容:“你好,我叫林娇。是宋招娣的室友。”

    宋招娣?

    这女孩其实才是他最开始选定的目标,可他一看真人就放弃了,宋招娣留着男孩子似的短发,看起来很不好惹,不知为什么对他还有很明显的敌意。

    他语气不善:“你想干什么?”

    那女工笑了,“你想不想知道,是谁在田小冰那儿告了你?”

    林娇满意地看到罗志安眼里的惊讶和恨意,“对,就是宋招娣!”

    她压低声音,“现在有个机会,可以报复她,顺便狠狠赚一笔钱,你想不想加入?”

    林娇得到了她想要答案。

    第25章 各出奇招 赚钱嘛,不就是各凭本事……

    元旦一过, 时间像被按了加速键。

    返乡工人开始集体订票,休息日时厂区的街市人满为患,铺子摆满新衣服、糖果零食、新鲜玩具, 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节庆装饰, 会变色的财神年画, 塑胶做的对联之类的年货。

    衣服和糖果是最好卖的, 连甜品店门口都摆上了糖果摊, 盗版影碟也是紧俏商品,还有人一咬牙买了dvd机,脑子灵的人想, 回家后我也开个小放映厅啊,一个人看一天收几块钱, 一个假期本钱不就回来了?机器和影碟搁在家里以后还能有个小收入。

    厂区内外都弥漫着欢乐兴奋的气氛。

    不过,过年的气氛让宋改凤压力陡增,货已经选好了,订金和摊子的租金也付了,可是到时生意怎么样?会卖得好么?

    越忙,她火气就越大。

    到了最后, 还真让她猜着了, 三个室友都退出了。

    本钱已经不是大问题了,还有两个亲姐妹帮忙,室友们的退出不会影响她做生意,可她还是生气。

    仔细想来不是气,是失望。她们放弃得太容易了。不趁年轻的时候搏一搏,难道以后拖家带口的时候搏?

    还有大姐也让她生气。

    租摊子的钱是她和小妹预付的,去小商品城买帽子包包这些配饰的也是她们俩,选货, 分装打包,清点入仓……也全是她们俩。

    改凤和小妹一起抬起一大箱衣服,抱怨大姐,“她啥也不干就等着到时候分钱么?咱俩是她的雇工?就记着赚加班费!哦,咱俩加班厂子不给钱啊?”

    春节前不管是四星这种大厂还是改凤工作的私人小厂,给的加班费都比平时多一成。

    大姐这事干得确实不地道,她自己也知道。徐山平说,春节前加班最赚了,往年他们都加班了,今年可别因为摆了一次摊就飘了!那叫好高骛远。还是赚加班费脚踏实地。

    得,又来了!恋爱脑。

    这会儿二姐正生气,宋招娣不打算再火上浇油,“算了,大姐是去加班,又不是去享受了。她是被咱爸妈坑狠了,没安全感!两万块钱能干什么啊?”

    宋改凤还是生气,“还跟我说她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嘿,选货她确实是帮不上忙,可是搬货她行不行?打包她会不会?核对下数目也不会?我气的是什么?她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看,咱俩可以带她一次、两次,能带她一辈子?自己站不起来就只能一辈子赚加班费!”

    宋招娣看二姐一眼,改凤自觉“一辈子赚加班费”这话说重了,闷闷呼口气,“好了,不说了!”

    过了一会儿,宋改凤又问小妹,“是不是徐山平逼她一起加班的?”一看小妹那表情,宋改凤明白了,“唉,这个大姐!”耳根子这么软,可怎么办?

    她跟小妹嘀咕,“大姐夫平时装得大方,关键时候鸡贼起来了,唉。”帮不上忙这话肯定也是他教的,大姐就不是个躲懒的性子,要不然也不会去年回家过年洗这洗那长了两手冻疮。

    宋招娣却想,埋怨徐山平有什么用?要是自己站不起来,走了徐山平,还有徐山高、徐山凹呢!大姐现在虽然知道只要勤快她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留在城里,但她还没明白,一个女人的归宿,是她自己。不是丈夫,更不是儿女。

    其实,任何人的归宿都是自己。

    大姐这窍开得还不够。

    得接着给她开!

    日子一天天飞快过去,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重。

    不管是在宿舍还是厂子外的街市,随处都能听到“你什么时候走”“初几回来”“要坐几天车”“都买了什么回家”之类的话。

    月华有个收音机,天天一放工就打开,不管哪个波段都在房粤语贺年歌,月华跟丽婵就跟着一起唱,听得多了,芳芳、娟子也学会了,四个人大合唱。

    听得宋招娣头疼。

    上辈子她为什么又辞掉了超市那份工?只要逢年过节,在超市那几小时就得不间断忍受这种精神攻击!

    她本来睡眠就不好,躺在床上,身体疲惫到极点了,脑子里还在自动循环播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