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卿儿说的对。”丞相夫人道。

    将丞相夫人安慰好,兄弟两人才离开各自去见了那些朋友,并被他们告诉了不少关于大婚当天要注意的事情。

    就这样,大婚的脚步匆匆来到了十二月初八这一日。

    苏淮和苏卿一大早就被丞相夫人拉了起来,从亵衣到中衣,再到里衣和嫁衣,一整套衣服下来,苏淮只觉困意瞬间就消失。

    头上戴着和黑红色的嫁衣相配套的发冠,还想给他上妆,被苏淮严词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虽然东越国不管男女坤泽嫁人时都会上妆,但他却不喜欢在自己脸上糊一层东西。

    下人没办法,只能看向一旁的丞相夫人,对此,丞相夫人倒没说什么,“既然,他们不愿意,那便不必上了。”

    “是。”

    苏卿的婚服大红色,与苏淮的不同,却各自有各自的美。

    然而,两人刚束好发,今朝和京墨便来报,说景王殿下和九皇子已经到丞相府门口了。

    苏淮猛的从位置上站起来,忍不住嘀咕道:“怎么这么快,不是说辰时三刻到吗?怎么现在就到了?”

    闻言,今朝笑着道:“少爷,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特意打听过了,这大婚新郎来的早,可是有说法的。”

    苏淮重新坐下,“有什么说法?”

    苏卿也忍不住转过头看了过来,想要听一听。

    今朝咳了两声,才道:“这新郎若是来的越早,这便说明,他对这门亲事越满意,也越看中,两位少爷嫁过去也越体面。”

    京墨也在一旁笑呵呵的直点头,“嗯嗯,今朝说的没错,我也打听过了。”

    听到京墨也这般说,苏卿忍不住红了耳尖,他与九皇子并没有多少感情,甚至之前也不曾见过几面,更不要说有多少交流了。

    如今他身为皇子,却愿意提前来迎亲,这里面或许有棠棠和景王殿下的原因,但这对他来说,也已经很给他体面了。

    从那一日的事情发生之后,他便从想过能嫁一个爱自己的乾元,只要能相敬如宾便已是不错。

    如今九皇子这般,倒是让他对这段意料之外的婚事,有了少许的期待。

    玄武看了看自家阁主,又看了看苏卿,冷声道:“我家阁主和苏卿少爷,这般优秀的坤泽,能嫁给景王和九皇子,那是他们八辈子求来的福气,敢不来早试试,我打爆他们的脑袋。”

    苏淮听的满头黑线,玄武这张嘴还真是一点也没变,和秦桢一样的欠揍。

    青龙直接一巴掌拍在玄武脑袋上,“大喜的日子,你胡咧咧什么?”

    “我说的是实话吗?”玄武委屈,但玄武不说。

    玄武委屈吧啦的表情,让房间里的众人哭笑不得,这小子还想打景王,也看看他打不打的过。

    适时的,丞相夫人出声道:“都收拾起来,不过也不必来着急,景王殿下和九皇子虽然到了,却还是要按照吉时来,时间足够了。”

    “是。”

    为苏卿和苏淮束发的人,是专门做皇室迎亲的宫中老嬷嬷,因此对这种事情很清楚,并没有慌乱。

    待将两位少爷收拾妥当,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刚好吉时也到了。

    谢君则和谢玄霜二人才按照规矩入府,之后便是同苏淮和苏卿一同拜别父母等一系列繁琐的礼仪。

    当然,因为苏淮和苏卿男性坤泽,嫁衣和女性坤泽并不相同,也无需戴盖头之类的东西,之后更不需要坐花轿,只需要骑马便可。

    在拜别父母时,谢君则和谢玄霜身为王爷和皇子,本不需要给苏文渊夫妻两人下跪,只需要躬身便可,然而两人却同苏淮苏卿一起行了三跪九叩之礼,足已见他们对两人的重视。

    这也让前来观礼的人震惊不已。

    第136章 大婚下

    看着身穿嫁衣的两个孩子,丞相夫人忍不住泪意盈然,拉着苏淮和苏卿的手,声音哽咽道。

    “卿儿,棠棠嫁了人可不能在像以前一样任性,要好好过日子知道吗?景衍待你的好我和你父亲都看在眼里,我们很放心。”

    丞相夫人夫人拍了拍苏淮的手,转头看向一旁的九皇子,“卿儿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来没有让我们操过心,但也是被我和他父亲宠着长大的,若是日后有任性的地方,还希望祈年多多包涵。”

    (祈年,谢玄霜的字)

    “岳父大人放心,我定会好好对待卿卿的。”谢玄霜认真道。

    一句卿卿,让苏卿忍不住耳尖通红,还从未有人如此亲昵的唤过他,哪怕是他的父母也只是唤他卿儿或辰儿。

    “好好好。”丞相夫人连说了三个好字。

    苏文渊抬手按在自家夫人的肩膀上,此刻哪怕是他一个大男人,也眼眶中闪烁着泪光,强忍着喉间的酸涩。

    “好了,孩子们大喜的日子,莫要耽误了吉时。”

    丞相夫人擦掉眼泪,嘴角勾起笑容,连忙道:“对,快起来,莫要耽误了吉时。”

    拜别了父母,四人一同出了丞相府,上了等候在外面的高头大马。

    皇子迎亲一般都是最高规格,但因为和谢君则同一天,身为谢玄霜的亲叔叔,规格自然不能小于谢玄霜。

    于是,礼部直接按照最高亲王的规格来的,比之身为皇子的谢玄霜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加上永康帝为谢君则和苏淮准备了不少东西,后面拉着的东西直接在丞相府门口摆成了一条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