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在古代做个小县官 > 第242章 :好意有限
    “大头呢?”杨正拉出一个从他面前经过的衙役。

    衙役满脸疲惫,“伍长在核对人数。”回答的声音还有些沙哑。

    “在哪儿?”杨正问。

    衙役给他指了个方向,杨正顺着看过去,果然看到正忙碌的左大头。

    衙役沙哑着嗓子说:“就在那地方,您看到没有,没看到我把伍长喊过来。”

    “看到了,你去吧。”杨正绕过他,“你那嗓子少说点话。”

    杨正走到左大头旁边问,“这边核对的差不多了吗?”

    左大头点头,“我知道。”

    走在最后的,又是几位骑兵。

    “晚上也别在这儿傻站着,带弟兄们轮着休息。”杨正说到这里压低声音,“杨门县到底不太平,虽说咱们大人跟那边商量出来各退一步,但咱不是那边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他实心里怎么想的,晚上千万要小心,咱们的人不要落单,尽量靠城门近些。”

    “像是咱们前面。”

    “好!”左大头说,“让那几个没喊人的跟我留在这儿。”

    “不辛苦,眼见来这么多人,我心里高兴!”

    两侧骑兵不断巡视,就是为了看队伍当中,有谁受不住,一旦发现,好及时将人带出队伍,免遭踩踏。

    “等会儿就带他们走。”杨正欲言又止。

    杨正带着这些人,走的很慢。

    杨正看着人群,心里有些愧疚,今天的事,是他安排的不够高明,应该想办法把早先查好身份的人送去北山县的,也省的他们陪着等。

    是他错估了这件事的难易程度,以为很快就能核查结束,却没想一等就是半天。

    “休息多久了?”孟长青问杨正。

    看到旗帜,再看到县衙的马车,杨正的戒备之心才消散。

    队伍走出五里左右,杨正下令就地休息,等这群人围拢坐下,衙役们开始发放干粮。

    这时候天色已晚,体弱的人就是吃了这口干粮,身体也无法得到补充,他们更想喝口热汤,能在暖和的地方躺下睡一觉。

    先出来的人身披戎装,胯下骑着高头大马,单手举火把,在其后跟着数百群众。

    “好。”

    想通这一点,就有人放慢速度,到后面坐车去了。

    就在杨正思考,山上的匪徒有没有马匹的时候,前方人群已经在夜色中显露了出来,火把将北山县的红旗照得十分清楚。

    这时候,孟长青带着的车队已经到了更前。

    夜色之下,高大的城门缓缓开启。

    正当他站在马匹旁边自责的时候,忽然耳边传来马蹄声。

    左大头将核对过的名册交给杨正,又去点了五名衙役留在这边。

    左大头嘴里念叨着人数,手上指着刚才点到的人,这会儿实在没工夫回话。

    这些人当中,要是因为他的失误生病,那他就太不应该了。

    晚上你带人守在这里。”

    毕竟人群之中并不都是青壮年,再说这些人已经在空地那边等了一下午,本身力气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他当下明白了孟长青的意思,对正休息的人道:“大人派马车来接咱们了,但马车能坐的人数有限,身体吃不消的人先出来。”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闻言,人群之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杨正看懂了,朝他点了点头,到旁边等他。

    孟长青也注意到了,或许是这一下午的空等,叫他们热血上头的脑子冷静了下来,现在的他们,明显防备心加重。

    杨正对那对母女道:“我瞧你已经走不动了,等会儿怎么背孩子?跟孩子一起坐车吧。”

    左大头跟他打了多年的交道,自然看得出来,“校尉,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现在气温低,休息时间长了反而不好,准备出发吧。”

    这些群众队列整齐,隔一段距离,就有人手举火把,整个队伍在黑夜里十分显眼。

    杨正注意到,有小孩跟大人说想坐马车,瞧着样子是想站出来,可被身边的母亲按了下去,“等会娘背你走。”

    人们左右观望,等着别人带头。

    杨正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们一晚上。”

    也有人想,他们都到人家的地界了,这边官府要真有什么坏心,直接可以表露,何至于遮遮掩掩,还给他们马车坐?

    等人群全部出了城门,有两位骑兵快速往前,走到队伍两侧,不断巡视。

    女人身边的男人壮着胆子想说什么,杨正先一步道:“你们一家人一起坐车,省的你们分开各自担心。”

    当然,本官也理解你们的心情,如此,马车就跟在你们身后慢慢走,你们谁觉得走不动了,随时到后面坐车。”

    杨正在他旁边站了一会儿,左大头冲他道:“您先带人回去吧!”

    孟长青笑道:“各位不必如此防备,北山县最缺的就是人口,你们来了,本官只有好好招待,期望你们在这里安家落户。

    左大头还差最后几个人,清点结束后,来回杨正的话,“最后一批人核查结束,可以带他们回去了。”

    “大概一盏茶时间。”

    “明天一早我就过来。”

    杨正身边的衙役兴奋道:“是咱们的旗,肯定是大人来接咱了!”

    有些人还处在犹豫中,队伍就已经往前了,又走出一段距离,有的人真坚持不住了,看那几辆马车就跟在人群最后。

    杨正当下警惕起来,将所有衙役叫到一起,“听马蹄声是从哪里出来的?”

    她开口也跟杨正差不多,“天色太晚了,从这里到你们暂住的地方,还有十几里路要走,体力跟不上的人,坐上马车,先带你们过去。”

    左大头道:“校尉,带些木料和草帘来,在这儿搭个窝棚,也好有个休息的地方。”

    “我担心晚上会有人过来。”杨正说,“白天咱们过那个村,见好几个想过来的,但被人拉着没有来成,我想他们要是诚心想来,多半会晚上过来。

    有人带头,其他人很快就跟上,没多久,孟长青带来的几辆马车上坐满了人。

    有反应慢的,想坐也没位置了,只能认命的在前头走。

    孟长青做好人的程度有限,就算见到人群当中有走路勉强的,也不会出言让先上车的人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