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42节
    阵阵晚风袭来,李跃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贼”肯定是走不远的,自起炉灶也不是不行。

    一来太慢了,李跃感觉羯赵没几年了,麻秋在凉州一败再败,第三场大战,李跃记得依旧大败于名将谢艾之手。

    二来,一旦自己壮大,很有可能引来羯赵的疯狂报复。

    荥阳离洛阳、邺城太近了。

    石虎不肯能允许眼皮子地上长出一根刺来。

    这不是八王之乱后诸侯割据的格局,而是汉夷两种思潮剧烈碰撞的时代,是各种仇恨悄然滋长的时代。

    要么北,要么南,夹在中间,必死无疑!

    “逆贼何不降焉!”南岸呼声大起。

    “降你祖宗!有种过来受死!”魏山破口大骂。

    乞活将的彪悍完全展露出来。

    战兵们也纷纷骂了起来,“没卵的东西,你大父我宁死也不降羯狗!”

    粗俗却也颇有力量,直入人心。

    战兵们对屈膝投降者的愤恨还在羯人之上,一阵阵的怒骂,居然生生将对面的气势压了下去,对面的声音小了许多。

    暮色四合,此时后方一阵喧哗,火把光宛如漫天繁星,向洧水涌来。

    喝骂之音,一声比一声高昂。

    李跃直接听到了薄武老气横秋的声音,“张遇小儿,可识得你薄大父乎?来来来,当年没砍下汝之狗头,今日不算迟!”

    北岸沸反盈天,男女老少倾巢而出,棍子、石棒、菜刀齐齐登场。

    “速来受死!”男女老少们挽起袖子,喊声一浪接着一浪。

    看他们的样子,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的要去拼命。

    黑云山虽然不大,但对他们而言,也算是块栖身之地。

    原本正在准备渡河的敌军,动作忽然迟缓起来。

    洧水并不深,很多人却一咕咚沉了下去,然后从水中挣扎而起,逃回南岸。

    如果只有一两个人这么弄,肯定会被军法处置,但下水的千余人,一半都是如此……

    由此可见,他们似乎也不想打这一战。

    黑云山击败高力禁卫,攻破季家堡,勒索周边郡县之事早就传开,也算“凶名赫赫”,加上夜色之中,北山声势如此之大,对方风尘仆仆的赶来,气力不济。

    几声锣响,南岸不出所料的后撤了。

    北岸立即欢声震天。

    薄武望着洧水哈哈大笑,“看来老夫颇有几分当年之勇!”

    见李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摇头道:“此乃小人尔,反复无常,必不敢血战,别看这厮当了羯奴的豫州刺史,豫州豪强没几个服他,此战若是损耗太多,只怕他这个鸟豫州刺史当不下去。”

    李跃好奇问道:“叔父认识此人?”

    “豫州流民帅,先投晋室,吸纳北地流民,壮大之后,目睹朝廷对待祖逖、苏峻等人,转投石虎,方有今日。”

    这世道有太多这样的人了。

    李跃觉得也不全是张遇的错。

    祖逖姑且不论,最开始的时候,苏峻和祖约等流民帅都是有功于司马家的,苏峻还平定了王敦之乱,让司马家重新坐上皇位。

    功劳太大,引起了外戚大名士庾亮的忌惮,加上苏峻也不是什么善茬,两边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了……

    祖约也是如此,祖逖死后,祖约接过大旗,但石勒抓住时机,大军猛攻黄河以南,祖约节节败退,屡次向江东求援,江东置若罔闻,祖约退守寿春,被羯赵数万大军围困,双方血战数日。

    江东不救祖约也就算了,还命人在寿春后方修筑防御工事,将祖约挡在外面……

    祖逖、祖约兄弟奋不顾身的为司马家血战过,江东这么对他们,人家能不心寒吗?

    说白了,江东从来没正眼瞧过北人,只是让他们充当炮灰,挡住胡人南下而已。

    流民帅中,只有一个郗鉴审时度势,坚决辞去卫将军之职,出镇广陵,才得了善终……

    李跃令人连夜挖掘堑壕,堆叠土垒,布置营盘。

    人多力量大,每个人都知道黑云山被攻破的下场。

    到了早上,洧水之北,连绵四五里,堑壕土垒纵横。

    李跃还在土垒上多置旌旗,以迷惑敌人。

    正如薄武所言,张遇没决心渡河一战,在南岸踌躇了一阵,见北岸旌旗招展,士气颇高,对峙了一个上午,犹犹豫豫,最终还是退走了。

    一场大战就此消弭,山民们欢呼雀跃。

    薄武伸了个懒腰,“此间事了,老夫要回去小酌一杯,凡事欲速则不达,不可太心切了。”

    李跃一愣神的功夫,薄武挥动鞭子,骑着驴晃晃悠悠的回去了。

    的确有些心急了,李跃暗自检讨,周围都是发展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势力,短期内想吞并他们难度太大。

    荒山野林中不知藏了多少豪杰。

    不过仔细想来,虽然南下的战略暂时破灭,却也挫败了豫州对黑云山的围剿,而且山上比以前更齐心了,曾经的乞活军、流民不分彼此,团结在自己周围。

    第五十三章 瘟起

    不能向外扩张,就只能加强内部战力。

    李跃遂开始积极备战,扩招战兵。

    很多流民、山贼一辈子除了砍人,基本不会干别的。

    让他们老老实实种田,他们反而不习惯。

    不过这些人成分复杂,并未完全归心,贸然吸收进战兵中,多少有些不妥。

    李跃需要的是一支完全忠诚于自己的军队,不容掺沙子进来。

    思索许久之后,决定设立敢死营。

    不管什么成分,什么族群,也不管他们是否忠心,只要身体强健,剽悍善战,一律强行编入敢死营中。

    凡是恶战血战,都让这伙人上。

    战兵提刀在后督战。

    想要别人玩命,待遇自然要配得上。

    敢死营每天必有一顿荤的,一颗敌人脑袋换一升粮食,三颗脑袋换一亩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征战五年之后,可以选择退役,或者转为军官,也可进入战兵。

    斩将夺旗,先登破阵者,连生三级,赏田百亩。

    跟三等民的设置一样,尽量让每个阶级都有奔头,看得到希望,即便阵亡,获得的东西一分不少由家眷继承。

    待遇一公布出来之后,原本有些抵触情绪的俘虏们立即顺从起来,询问什么时候开始训练……

    就连战兵中的人也想转为敢死营。

    一是为了看得见的待遇,二则纯粹是为了在第一线厮杀。

    来的人实在太多,远远超过了八百人的编制,李跃不得不择优录用,裁掉一些厌战之人。

    敢死营的质量大为提升,军官则由战兵转过来的人担任。

    至此,李跃手上有三支人马,斥候营、战兵营、敢死营,兵力达到四千之众。

    秋收开始时,轩辕山的斥候终于回来了。

    “禀将军……属下一上山就被他们识破,抓了起来,关了半个月,每天有吃有喝,什么都问,又放了出来。”斥候老老实实道。

    “你小子没漏风吧?”魏山眼神里充满了不信任。

    斥候一脸坦荡,“属下绝没透漏半点东西出去。”

    李跃打量斥候,身上没有被拷打的伤痕,还长胖了不少,他的一家老小都在山上,没胆子骗自己。

    魏山疑惑的眼神望过来。

    李跃点点头,“郭实很可能识破了二兄的身份。”

    这年头没有省油的灯,一个个精明似鬼。

    “既然如此,他留下崔头领何意?”

    “暗中结盟!”李跃差不多明白郭实的意思。

    此次围剿黑云山,如果轩辕山真的出力,黑云山很难抵抗。

    而如果黑云山灭了,张遇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轩辕山?

    站在郭实的立场,三角关系最为稳定。

    他们是李矩的遗部,而张遇是羯赵的豫州刺史,天生就不对付。

    很可能张遇退兵,也是考虑到轩辕山在背后掣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黑云山与张遇火并,便宜的是张遇和豫州境内其他势力。

    这年头遍地豺狼虎豹,但凡有点势力者,无不野心勃勃。

    羯赵的核心控制区在河北,以河北压制中原和关中,很多坞堡也只是表面臣服羯赵而已。

    “结盟就结盟,何必弄得鬼鬼祟祟的。”魏山撇嘴道,显然有些无法理解。

    “郭实不愿得罪我们,更不愿得罪张遇,他这是要建立一种默契,无论如何,此次我们欠他们一个人情。”

    李跃忽然想起后世的一句名言,形容现在的局势最为恰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魏山赞道:“将军年纪轻轻,居然懂得如此之多,实乃天纵之才也!”

    李跃干笑两声,好歹两世为人,自然要比常人多些领悟。

    既然崔瑾在轩辕山没什么威胁,李跃也就不那么着急了,郭实连一个斥候都不杀,更不可能动崔瑾。

    秋收很快就结束。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