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价格理论 > 第29章
    为了说明这个定律设计了一个假想的生产函数,分别以表格和图的形式给出,见表6.1和图6.1。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比如说a和b,用来生产产品。第一列给出了对于每单位a所用b的单位数的一级选定值,即要素组合的一组假定的比值。我们暂时先跳过第二列。第三列表示对于每个b对a的比值来说,单位a的产出单位数目。比如说,若使用b的单位数为使用a的单位数的1/16,那么每使用一个单位的a,就可以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如果使用相同单位数的b和a,那么每投入一个单位a就可以生产25个单位的产品。

    现在看来,仅仅是做如此陈述,就已经很能说明这种生产函数的特点了。因为,例如说,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单位的b和一个单位的a能生产25个单位产品。可是,两个单位b和两个单位a却既可能生产多于,也可能生产少于50个单位的产品。在那种情况下,已知使用了单位数目相等的a和b并不足以决定每单位a的产出;此外,人们尚需知道单位的绝对值。当且仅当生产函数具有将生产要素扩大一个常数倍数,会使产出也扩大同一常数倍数的性质时,例如,全部生产要素翻一番,产出也翻一番。每单位a的产出才是生产要素的比例的函数。具有这种性质的生产函数定义为一次齐次函数,我们用作说明的表就是描绘这种函数的。

    我们稍后将会再来讨论这种性质的含义和意义。目前,我们只要说,我们最终还是要区分影响单个厂商成本的二组因素:要素组合比例和生产规模,就足够了。可变比例定律涉及第一组因素,我们最好暂时假定规模没有影响,而将它抽象掉,这恰是下列假设的内容即假定厂商的生产函数是a和b的一洗齐次式,a和b是所涉及到的仅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再者,我们将会看到,规模的影响本身也可以看作为可变比例起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所做的假设,并不像起初所设想的那样特别。

    已知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并只涉及两种生产要素,如果每一列的明细数字足够多的话,第一列和第三列这两列就可把它完整地描述出来。考虑一般性的问题:若有a1单位的a和b1单位的b,能够生产多少x?我们可以先计算出a1/b1,把它置入第一列的适当位置,并在第三列中找到对应的明细项,然后用a1乘以该项值就可以得到答案。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都决定于不同要素组合的比例。由此可知,表6.1的其余部分都可以由第一列和第三列得出,检查一下表头就可以证实这一点:第二列不过是第一列的倒数;第四列等于第二列除以第一列或乘以第二列,余类推。

    给出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理由,就是要使我们能将该表很快地转换成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术语。假定厂商必须使用一个单位的a,然而却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b。那么,第三列——或每单位a的产品——就是“总”产品;第四列——或每单位b的产品——就是“可变”要素的“平均产品”;第七列——b的边际产品——则是“可变”要素的“边际产品”。同样地,若厂商必须使用一个单位的b,却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a。我们可以取第二列来表示所使用的a的数量。当然,此时我们就需要从下往上读这个表,因为这对应着可变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形。第四列——或单位b的产品——是“总产品”,第三列——每单位a的产品——是“可变要素”的平均产品;策十列——a的边际产品——是可变要素的“边际”产品。

    我们再去看看图和表中的数值。这个特殊的例子的设计是为了描绘两个变量、一次齐次生产函数的绝大部分在算术上可能出现的情形,并非所有的情况在算术上都可能;例如,在有关的变量增加时,平均产量是不会增加,同时又大于其对应的边际产品的。在检查这类数字的内部一致性时,必须注意,在我们从左向右阅读图形时,a相对于b是递减的。因此,在解释曲线a时,似乎应“反向”读。

    递增收益和递减收益这些名词有时是指边际收益,有时又是指平均收益。所以,最好明确指出所取的是哪种含义。此外,这些名词总是指当对应的要素增加时收益的性质。b的边际收益开始时增加,后来又减少,最终变成负值。b的平均收益在很长的区间内增加(直至达到每单位a对b的比为1/4这一点,倘若我们只注意设定的那些点,而不考虑中间的插值),并在b比a为1/2这一点和1/4这一点上相等,然后递减。当然,若从表的下端往上读,从图的左端向右看,我们马上会看到a以同样的方式变化。a的边际收益在每单位b对应1/16至1/8单位的a之间的某处增加,然后减少,最终变为负值。a的平均收益在每单位b对1/4单位a这点之前增加,在a比b为1/2的点与a比b为1/4的点相等,然后递减。

    假设前面的图表概述了制约所讨论的产品生产的技术条件。即设计它们的目的是要回答如下的技术问题:已知两种生产要素的具体数值,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多少?现在,让我们看看怎样使用这些信息,同时,我们也能够检验一下,所列的全部算术上可能的情况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是否都是恰当的。

    举例来说,假定我们有8个单位的a和64个单位的b。由表可知,当b比a的比率为8比1时,每单位a的产出是32,这意味着总产出为256。然而,这究竟是不是我们可能得到的最佳值呢?对该表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情况不是那样。假定“扔掉”一些b,即不“用”它,并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这样,只使用16个或32个单位的b,即每单位a使用2个或4个单位b,我们就可以得到每单位a的36的产出,或总产出288。若是表中列出更多的明细项,可能在2和4之间存在某个数字会更好。显然,对每单位a使用任何更大数量的b来说,情况完全相同,所以,不管b有多少,对每单位a投入多于4个单位b是毫无意义的。类似地,若我们有同样的8个单位a,但只有一个单位b,b比a为1/8的那个明细项表明,每单位a有4个单位的产出,或总产出为32。然而,这又不是我们真正能达到的最佳值。假定我们“抛弃掉”,即不再使用,4个单位a,那么,我们就要在b对a的比为1/4的情况下经营,在这一比例下,每单位a的产出为9,若乘以被使用的4个单位a,总产出将为36。结果,不管b是多么的“稀缺”,每单位a使用少于1/4单位b都是毫无意义的,或者反过来说,不管a是多么充裕,对应每个单位b,使用多于4个单位a都是不合理的。现在,假定b对a的比值在1/4和4之间,比如说8个单位的a和8个单位b,或者说比值为1,那么会发生什么类似的情况吗?显然不会,若使用全部的a和全部的b,每单位a的产品是25,总产出是200。若使用较少的a,比如说4个单位a,每单位a的产出可以增加至36,但是,因为只使用了4个单位a,总产出减少到144,同样,若使用较少的b,比如说只用4个单位b,每单位b的产出可以增加到36,但这只有以总产出减少到144为代价才能实现。

    这些例子说明,在图6.1中根据平均收益的变化来划分的三个区域具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第一个区域中,b的平均收益是递增的,而a的平均收益是递减的;在第二个区域中,a和b的平均收益都是递减的;第三个区域是第一个区域的反面——对一个要素来说,在这里是a,平均收益递增,而对另一个要素来说,平均收益是递减的。我们的例子说明了,第一个和第三个区域是应避开的区域。换句话说,列在我们表中这些区域的数字,尽管根据我们的假定条件,在算术上是可能的,然而在技术上,是同列在其它区域的数字不一致的。该表本意在于说明,对不同的要素组合来说,技术上可能的最大产出。然而,它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正如我们看到的,当b对a的比为8比1时,存在一种使用这些要素的方式,可以实现每单位a生产36单位产出,从而每单位b生产4又1/2单位产出,而该表却只分别列出了单位产出为32和4。换言之,假定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a与b是可以完全分割的(这一点留待后面来讨论),仅从技术的理由来说,这个表是有错误的。对于b/a=1/16,第三列的明细项应为2又1/4,第四列的数字应为36;

    对于b/a=1/8,第三列的明细项应为4又1/2,第四列的数字应为36;

    对于b/a=8,第三列的明细项应为36,第四列的数字应为4又1/2;

    对于b/a=16,第三列的明细项应为36,第四列的数字应为2又1/4。

    这才是对经济学适用的可变比例定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伴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相对另一种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每一要素的平均收益都要分别递减(或至多保持不变),按照要素的这种组合方式,生产将会进行下去。任何其他情报都不可能,在这一层意义上说,或者从由重复的物理试验表明了这一意义上看,这个“定律”并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而是合理行动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