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62节
    哪怕姜星火现在做的模拟游戏,异常清楚地展现出了帝国的统治者,在面对国运和财政时必然会做出的取舍,导致了钞法必然会败坏,【换钞】必然会发生。

    姜星火虽然说得明白,夏原吉也承认姜星火对经国济民之道,具有非同寻常的洞悉能力,说起道理来简直就是直指问题本源。

    最恐怖的是,姜星火还能把这种隐藏在历史迷雾里,最幽微深邃的东西,用简单易懂且身临其境的方式,让不太懂经国济民的普通人也能明白,【变钞】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可姜星火表现得越是明白,夏原吉就越对阻止钞法败坏没有信心。

    因为。

    ——他也明白!

    正是因为看得透,才感到绝望。

    就如同有些人正是因为相信科学,才会投入神学的怀抱。

    李景隆依旧在沮丧状态中,他已经再一次更加深刻地怀疑人生了。

    理智的抉择,权衡利弊,难道是错的吗?

    回想起靖难之役时他做出了一次次理智到无可指摘的抉择,然而最后面对“遇事不决莽一波”的朱高煦,却连战连败。

    李景隆陷入了迷茫。

    另一边朱高煦也想了好久,方才低头问道:“所以姜先生这个游戏的意思是,【变钞】其实是必然发生的,怎么选都没用,俺说的对吗?”

    “如果你以一个传统的、基于农业税为主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的视角来说的话嗯,就如同刚才在模拟游戏里的视角一样,那么主动或被动选择【变钞】,确实是无解的。”

    姜星火肯定说道:“事实上,我这个游戏想要告诉你的,也是这个意思。”

    “那便是无论是雄才大略的忽必烈,还是想要力挽狂澜的丞相脱脱;无论他们认真规范设立钞法,还是就想通过钞法捞钱救国。最后的结局都是【变钞】,时间早晚而已。”

    “你们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吗?”

    李景隆闻言,终于抬起头,即便是像他这样一直试图努力挽救财政,快亡国了都不愿意变钞的人,也终于意识到了,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关隘的。

    否则如何解释,钞法败坏到最后【变钞】,是无论统治者有多少选择,都阻止不了的呢?

    姜星火一字一句地说道。

    “因为货币超发是真实价值的影子,货币超发的越多,影子就越大,大到极限,最终将会反过来吞噬实体。”

    “而唯一能阻止影子吞噬实体的办法,就是实体的增长至少要追上影子的增长速度,或者控制影子的增长速度。”

    “而这,在靠以种植粮食创造真实价值,靠以收农业税为主的赋税来填补货币超发缺口的国家,就注定无法实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们在‘货币游戏:模拟元朝’里,无论如何抉择都会导致【变钞】的必然发生。”

    李景隆恍然醒悟,他急切问道:“所以摆脱【变钞】这个结局,姜郎是有办法的,对不对?就是你说的‘白银宝钞’!”

    “正是如此。”

    朱高煦亦是恍然:“俺也明白了,这才是姜先生让我们玩这个游戏的目的!”

    姜星火的话语,仿佛给掀开了密室的屋顶,照进了一轮中天烈日!

    本来还在‘钞法必定败坏’这种暗无天日的宿命绝望中挣扎的夏原吉。

    呆立当场。

    夏原吉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看得太透彻,理论懂得太多。

    而正是如此,姜星火从理论层面,直接给他点出一条破解宝钞败坏宿命的明路时。

    以夏原吉的智慧和多年从事管理大明财政的工作经验,几乎没怎么费劲,就理解了姜星火的意思。

    并且他的经验和学识在第一时间告诉他,姜星火的这套全新理论,是对的!

    这套理论,从根源上指明了为什么钞法必定贬值败坏。

    就是因为发钞的速度超过了创造真实价值的速度,市面上的钱多了,有价值的物品却没多,也就相当于钱不值钱了,所以纸钞越发越贬值。

    这个道理夏原吉懂,但接下来姜星火话语中隐含的意思,夏原吉却不懂了。

    如何创造其他真实价值?如何摆脱税收对农业税的依赖,继而有其他收入加入进来来填补货币钞发的缺口?如何有效阻止纸钞的贬值?

    当想明白了这一切后。

    夏原吉忽然失态地扑倒在陶瓷墙壁面前,用耳朵紧紧地贴着,仿佛这样就能第一时间听到他最想知道的消息一般。

    “快告诉我!”

    “到底怎么才能阻止影子吞噬实体?”

    夏原吉的眼神中满是希冀。

    第82章 扯一个弥天大谎!

    “夏尚书,回来!不怕耳朵被震聋了吗?”

    纪纲今日不在,两个小吏放下笔,连拉带拽方才把夏原吉拖回了椅子上。

    而夏原吉坐在椅子上,还是躁动不安地死死看向墙壁,仿佛目光能穿透墙壁,看到对面一样。

    夏原吉心态产生的变化,并不难理解。

    ‘钞法注定败坏’这道题,被历代帝国的财政精英们研究了近二百年不得其解。

    夏原吉曾经不服气,作为这个时代的顶尖财政专家,他觉得他就是那个解题人。

    可事实证明,他错了!纵使他再顶尖再聪明,还是没有能超越前人。

    所以,原本在灰心丧气的夏原吉看来,这道题是注定无解的。

    可有一天,忽然有人说这道题有解。

    夏原吉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这很正常,因为自己解不出来的题,如果一个无名小辈说自己能解出来,岂不是让他的才华天纵成了笑话?

    况且,那么多前辈都解不出来,凭什么你小子能解出来?

    所以夏原吉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但很快,夏原吉的心态便发生了一丝转变,因为对面的小子,竟然真的对“经国济民”这门在当世非常深奥的专业,堪称了如指掌。把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说的头头是道。

    而最后,更是通过游戏证明了原来的解题思路绝对行不通以外。

    提出了新的,让人足够眼前一亮的解题思路。

    夏原吉现在倒也算不上“朝闻道夕死可矣”,但终归这是困扰了他多年的心魔。

    自视甚高的他,每当午夜梦回,想到自己这辈子都要被‘钞法败坏’这个无解难题所困,夏原吉不知道多少次披衣而起、对月唏嘘。

    他太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而眼下,这个问题答案距离他只有一步之遥!

    好在,姜星火向来不是一个喜欢吊人胃口的人。

    姜星火温和而坚定的声音,透过墙壁被扩大,传到了密室内,形成了回环音。

    “如何破解两百年无论是何国何人主持的钞法,都难以持续到四五十年的问题呢?”

    “就如同刚才所说,我认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实体,也就是真正创造的真实价值;其二是影子,也就是超发的货币。”

    “而这两者,对于一个基本依赖体内循环的传统农业国来说,就形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悖论。”

    “基于农业所收上来的赋税总量是基本固定的,就是围绕一个基准线上下波动,也就是财政收入基本固定。可不同时期需要的财政支出却不是固定的,一旦运气不好,连续遇到倒霉的事情.就像是你们在模拟游戏里遇到的一样,那短时间内财政支出的需求会激增。”

    “需求激增,国家唯有超发纸钞靠印钱来解一时之急,而超发纸钞基本上都是无法控制的,必然会导致钞法败坏,走向【换钞】。”

    闻言,刚才被游戏里年年扣钱折腾到麻木的朱高煦,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就是如此,作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都不追求风调雨顺,能每年小灾小难熬过来就不错了。

    而最让人糟心的就是,坏事情通常会引发连锁反应,继而陷入恶性循环。

    明末就是一个跟元朝一样典型的恶性循环,譬如旱灾会引发饥荒,饥荒会引发起义,镇压起义需要钱,忙着抵御后金的朝廷又没钱,没钱就要开源征三饷就要节流裁撤驿站,然后.然后天下无敌的大明就亡了啊。

    李景隆急切道:“姜郎,道理我都懂了,可是怎么解决呢?”

    这个问题,也同样是隔壁密室的夏原吉所期待的。

    “别急啊。”姜星火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

    “办法当然是有的,第一是打开国门走出去。通过长期稳定的跨国贸易,带动出口相关的大规模手工工场(非工厂)与作坊的产业发展,让制造产业创造更多的真实价值,就相当于传统农业以外的自我造血,自然就能获得更多的、源源不断赋税。同时进口和出口,也会带来高额的关税收入,嗯,也就是市舶司收外国货物的进门税。”

    “第二,便是控制纸钞超发这个影子,并且让它由完全的虚体,变为半实体,继而反过来与真实价值这个实体相辅相成。”

    隔壁密室,夏原吉皱紧了眉头,陷入了苦苦思索的状态中。

    便如前面所说,朝贡贸易体系之所以存在,便是因为以中国为核心的这一圈的国家,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贸易价值。

    换句话说,唯中国富有四海,四海之外皆穷苦蛮夷尔。

    那么姜星火所说的跨阔贸易促使制造产业发展,在传统农业以外发展大规模的手工业工厂,就必须是突破朝贡贸易体系才能实现,便如元朝那般把货物卖到更遥远的极西之地去。

    那么夏原吉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朱棣。

    所以说,前段时间在中秋大宴上号召全体宗室、勋贵下西洋,应该便是这个意图。

    但又不完全是,或许只是一个开端。

    毕竟由皇帝主导的行动,很难惠及民间,形成新的造血能力。

    第一点的实现还有些为时尚早,夏原吉的注意力,全部被第二点所吸引了。

    如何让纸钞超发这个影子由虚变实?

    想不通!

    实在想不通!

    夏原吉打破了脑袋,也没能在短时间内想明白这一点。

    就仿佛前面是一片大雾,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去一样。

    墙对面的李景隆则有些了然,他回忆起之前的内容试探性地问道。

    “这也就是姜郎所说的‘白银宝钞’。”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