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i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63节
    “不错!”姜星火点了点头,“就是白银宝钞!”

    “第一点目的其实没什么好讲的,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就是这第二点。”

    听到这里,隔壁的朱棣和夏原吉,同时屏住了呼吸。

    “首先我们要讲清楚,白银宝钞是什么?”

    “白银宝钞,就是以白银为锚定物和储备物,所发行的货币。”

    姜星火刚解释了一下概念,就被朱高煦插话打断了。

    “姜先生,储备物我知道,什么是锚定物?”

    姜星火也不急躁,耐心地给他解释道:“你可曾见过船只航行?”

    “俺自然是见过的。”

    朱高煦憨憨一笑,说话声音如闷雷般:“当初俺渡河可不少,姜先生说的锚定物,听着像船锚,但总归是不太理解。”

    姜星火微笑颔首:“跟船锚也大差不差。”

    “就是船舶在航行时需要停靠,就锚定了锚点,让它停止前进和转弯。而如果把货币的超发比喻成随波而行,也要有个船锚来让它不乱跑。”

    “换言之,货币锚定物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如船只船锚一般,因为本身重量够重,压得住船,才能让船不会顺流而下狂飙千里。”

    由虚变实,船锚.

    隔壁的夏原吉,像是忽然醒悟了什么一样,他的瞳孔越睁越大。

    “臣明白了!”

    夏原吉有些激动地站起身对朱棣说道:“臣明白了!想要把完全靠国家信誉发行的纸钞这个‘虚’变成‘实’,就需要在纸钞上面寄托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不对,不对。”

    夏原吉从激动的状态中,又突兀地脱离了出来,他在原地踱步,口中念念有词。

    “如果臣所料不差,姜星火所谓的‘白银宝钞’,便是如元朝金银平准库一般,让宝钞能和白银自由兑换,如此一来,只要朝廷能保持不乱动金银平准库里的钱,就能让宝钞稳定在一个相对的水平。”

    “可是臣也并非没有设想过给宝钞增加平准库来稳定币值,这里面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朝廷遇到困难,总是会打金银平准库的注意的;另一个是,即便是不打这个注意,宝钞还是会越发越多,可金银的开采数量却跟不上。”

    “不对,姜星火的这个主意还是不可行!还是在走前人的老路!”

    夏原吉有些沮丧地坐回到了座椅上。

    朱棣却轻笑了一声。

    “陛下何故发笑?”夏原吉沮丧问道。

    “笑伱太急.夏卿这是关心则乱啊。”

    夏原吉苦笑道:“如何能不关心?臣一生难解之事,不过钞法二字!”

    “如今本以为找到了答案,没想到,还是在走前人的老路,行不通的。”

    没想到,朱棣却胸有成竹地说道。

    “姜星火指的路,从来都不是老路。”

    这一点,朱棣非常确信,因为无论是削藩还是绑架宗室勋贵下西洋,亦或是后面提出的国运论、摊役入亩,全都证明了这一点!

    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朱棣为什么如此肯定的夏原吉,一时茫然。

    墙对面,老歪脖子树下。

    姜星火说道:“其实关于货币虚实的这个问题,还是回到之前所说的那个争论上,纸钞究竟是不是一张纸。”

    “这个问题我之前的答案是,不是一张纸。你们可能还是不太相信,因为刨除上面的国家信誉不谈.它也确实不剩什么了,便如元朝那般频繁的换钞,又有什么国家信誉可言呢?”

    “之前你们已经模拟过了中统钞到至元钞的变化,后面元朝又搞了至大银钞,一贯至大银钞可以兑换至元钞5贯,中统钞10贯。也就是说,中统钞再次被人为贬值八成,名义价值降为发行之初的4%。这还没完,至正十年元朝再次变钞,增发至正交钞。这次变钞的结果是.”

    “两年不到,义军遍地;十八年后,大明建立。”

    李景隆面露古怪,一想到这段并不算遥远的历史,他曾经亲自扮演元朝统治者模拟过,就开始为真正的元朝统治者默哀了。

    下不了决心修黄河怕花大钱,等待后人的智慧来解决,结果黄河年年决堤,后人想修的时候,直接把“我大元”修进了坟墓。

    痛,实在是太痛了!

    姜星火笑了笑说道。

    “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光有储备物是没太大作用的,因为朝廷一想用钱,就会打储备物的主意,偷偷挪用储备物去应急.然后,然后大概率就不会还回来了,而且下次还会拿更多。”

    李景隆琢磨了片刻才回过味来,问道。

    “所以说,储备物和锚定物不是一个东西?”

    “当然不是一个东西。”姜星火理所当然地说道。

    不是一个东西?

    隔壁的夏原吉心乱如麻。

    姜星火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打乱了他的全部认知和想法。

    夏原吉刚才之所以会那么沮丧,便是认为所谓的“锚定物”跟元朝的金银平准库差不多,都是用来通过兑换的方式,保证纸钞币值稳定的。

    而如今姜星火竟然说“锚定物”跟平准库不是一个东西?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夏原吉心头震惊,这种全新的经国济民概念,他闻所未闻!

    是真的听都没听说过,妥妥的降维打击!

    夏原吉迫切地看着墙壁,等待着姜星火的解释。

    到底,什么是锚定物。

    “刚才我们说过,锚定物就是能让纸钞货币这艘大船,稳定下来不随波逐流的船锚。”

    姜星火的讲解,简单易懂!

    锚定物,就是能让纸钞货币稳定下来的东西,而不是一路超发一路往地府里俯冲,缺乏阻拦根本停不下来。

    可是这只是一个比喻,并没有落到实处。

    那么,锚定物到底是什么?夏原吉现在无比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可惜他又不能冲到墙对面去,只能隔着一堵墙,苦苦等待。

    姜星火没有让夏原吉等待太久,姜星火沉吟了几息捋了一下思路,便说道。

    “锚定物有价值锚、货币锚、通胀锚,我们现在只需要明白价值锚即可。所谓的价值锚,就是让货币的价值,与有价值的事物相挂钩,最简单的,就是黄金和白银;更复杂一点的,有债务和石算了,你们知道简单的就行了。”

    姜星火态度极为严肃地说道。

    “这种挂钩,绝不是你们所理解的,一张纸钞就能固定兑换多少金银!元朝的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

    “因为,纸钞和通胀,天生形影不离!”

    纸钞和通胀,天生形影不离.夏原吉反复地念叨着这句话。

    一针见血!

    没深入研究过纸钞的演变,或者祖上没从事过国家的经国济民管理工作,夏原吉不相信对方能说出这种话。

    可偏偏吊诡的是,姜星火这个名字,他连听都没听说过!

    难不成,真有生而知之者不成?

    “所谓通胀,就是因纸钞超发,购买同样事物需要花费比过去更多的纸钞的现象。”

    “所以就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

    “想要让纸钞价格稳定永远不改变,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仅朝廷会超发,民间也会随着繁荣创造更多的真实价值,也就需要更多的纸钞作为一般等价物。”

    听了这话,夏原吉恨不得击节叫好,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朱元璋制定的钞法在他看来必定败坏的结症。

    就算朝廷不超发宝钞,随着民间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宝钞一样需要超发,否则宝钞就会变得比纸面价格更贵,进而形成宝钞-铜钱的利差。

    而姜星火这番话里,最难做到的就是堵不如疏这四个字。

    因为所有玩纸钞的朝代,一旦开始‘疏’,那就如同在黄河大堤上钻了个孔,过不了几年就是纸钞超发到洪水滔天了。

    那么,到底如何‘疏’?如何才能确保‘疏’的时候,纸钞的币值能稳定下来?

    夏原吉隐隐约约,理解了‘货币锚’这个概念。

    但还需要姜星火给他把这层乌云拨开,才能见到后面的大日。

    “价值锚,就是让纸钞与白银价格单向挂钩,以白银价格锚定纸钞,但纸钞不锚定白银。”

    姜星火笑了笑,说道:“当白银作为锚定物而非储备物时,就不需要实体白银大规模地进行流通,也不需要国家的白银持有量等于纸钞发行量。”

    “白银不会成为真正的货币,也不用担心大规模流入白银,使得白银贬值成第二个宝钞。”

    “如此一来,纸钞既获得了价值锚定,又获得了价值附加,不再是完全依靠国家信誉的一张纸。”

    其实,这就是贵金属本位制的原理。

    无论是金本位英镑还是金本位美元,挂钩的都是黄金的价格,但黄金其实并没有大规模地在市面上流通。

    有了这种相对坚挺的锚定物,货币才不会剧烈地贬值。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实行贵金属本位制的国家,手里掌握着绝大部分该贵金属!

    否则若是锚定物在他国之手,货币体系随时都可能被锚定物的剧烈价格波动弄崩溃!

    锚定物,需要绝对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要有日本银矿在手这个前提条件,大明才能玩白银宝钞的原因。

    便是因为有了日本银矿,就控制了此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量,或者说,亚洲范围内的几乎全部白银产量。

    但这个在前世不算很高深的概念,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如同一道霹雳划过了漆黑的夜空!

    自宋金以来,无数财政精英们,所触及的最高玩法,不过是将金银作为平准货币价格的储备物。

    谁能想到,用白银来当锚定物,在价格上相互挂钩,在数量上同比例放大到纸钞的发行量上呢?

    而且,多余的白银还可以投入到官方航海贸易中,对外国形成额外的免费财富掠夺。

    震撼!

    无比震撼!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